欢迎访问横山人大网! 今天是:
视察调研 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视察调研
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对全区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7/12/12  浏览次数:17604 次  来源:横山人大网  作者:

 

  根据常委会工作安排,9月上旬,孙占山副主任带领部分委员、人大代表,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山东省泗水县、安徽南陵等县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借鉴休闲农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同时深入我区波罗、白界、赵石畔等镇村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横山发展现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山东、安徽两地发展休闲农业的主要经验

  山东、安徽是农业大省,境内的泗水县、南陵县等依托 “泉、水、山、林”等优势特色资源,构建起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观光农业三位一体的生态旅游格局,走在全国前列。

  (一)高度重视,构建机制保障。泗水县将政府主导作为乡村旅游初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25个单位为成员的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定期研究解决乡村旅游中的难点和问题,为乡村旅游发展排除障碍。并将休闲农业工作纳入全县综合考核中,将发展农家乐、精品采摘园、特色村等休闲农业工作,作为考核各乡镇的重要依据。

  (二)科学规划,打造发展格局。把科学规划作为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先决条件。泗水县形成了县、镇、村三级乡村旅游规划体系,构建起了以旅游小镇泗张镇、济河龙湾湖、中册龙门山、泉林青龙山为主的乡村旅游‘四小龙’发展格局,实现了不同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的集群发展。南陵县编制了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从特色小镇(大浦乡村世界)、到智慧休闲农业(电子农业),全面推进乡村旅游战略规划与建设。

  (三)“农户+项目”,推进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泗水县一方面将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体,积极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房院、田地、水塘等资源,开发农家乐和农业观光采摘园。另一方面,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开发休闲农业、会议度假等中、高端乡村旅游产品,投资10亿元建设了万紫千红休闲旅游度假村,提升乡村旅游整体吸引力。

  (四)打造绿色品牌,推进生态农业。泗水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林果业和林下养殖等生态农业,地瓜、花生、绿豆、小麦、裘皮羊等21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认证数量列全国第一。建成以核桃、桃、石榴、杏、黄金梨、苹果等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23.3万亩,同时发展“林药、林菌、林畜、林禽”等林下经济,以生态农业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五)整合资源,实现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泗水县在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基础上,鼓励乡镇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支持农业观光园、休闲农庄等建设,保证了圣地桃源、甘薯产业园、南陈梨园等一批休闲项目的建设。同时,利用泗张镇、圣水峪镇闲置粮库改造为学生写生基地,利用宋家沟沿河民居改造为画家艺术工作室,利用王家庄闲置农家院改造为儒孝文化体验馆,以不同方式促进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交融。

  二、我区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和现状

  休闲农业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为满足城里人休闲需求,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我区具有发展休闲农业的独特优势,可以满足城里人回归大自然的需求。一是自然环境资源良好,拥有耕地160万亩、林地240万亩、草地120万亩,大小河流115条,无定河穿境而过,王圪堵水库水域辽阔,小水库星罗棋布;二是历史遗存丰厚,有明长城、古银州、狄青原、响铃塔、波罗古堡等各类历史文化遗存1298处;三是人文优势显明,曾养育了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西夏王李继迁、李元昊和开国元勋高岗等一批重要历史人物。四是农耕文化独特,横山是黄土文化的发源地,陕北民间艺术之乡,横山老腰鼓、陕北民歌、陕北剪纸和陕北说书在我区发源、传承、兴盛。牛王法会、合龙口、转九曲、闹社火等一批古老的传统农耕文化习俗,先后入选非遗保护名录;五是区位优势明显,是榆林中心城市扩张的接续地和承载地,境内交通便捷,为横山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发展空间。

  休闲农业产业在我区起步较晚,随着居民消费理念的转变,国家政策的支持,呈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目前的主要发展模式有:休闲采摘型,如草海则葡萄园、石马洼草莓园等;观光体验型,如圁水山庄、杜羊圈村、大石畔景区等;民俗文化型,如茅芦界、新开沟民俗村等;乡土饮食型,如怀远驿栈、王圪堵农家乐等;休闲渔业型,如九房沟、斩贼关鱼庄等等。这些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政府引导不够。当前我区休闲农业已呈现了一定的发展态势,由于认识不足,缺乏引导,没有规划,休闲农业产业处于分散经营,无序发展的状态。

  (二)管理服务滞后。农户利用周边水库、水塘、林果等资源,兴办起餐饮点、采摘农家乐。由于政府监管不到位,没有准入限制,表现为用地、工作环境、接待服务、硬件设施、卫生条件、消防安全等均不规范。

  (三)投入严重不足。休闲农业是一项朝阳产业,也是一项综合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土地和资金带动。由于土地流转制约和个体投入不足,导致我区休闲农业产业整体处于基础设施不全,规模小、品位低的水平,无法适应广大城区居民吃住娱的需求。  

  (四)特色不够突出。目前,大多数休闲农业点停留在 “农家乐”层面上,没有与当地的人文特色相结合,缺乏绿色环保、特色休闲体验项目,难以持续发展。

  (五)人员素质不高。我区休闲农业点主要经营者大多是原来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植户、个体户,经营过程中既是管理员,又是服务员,经营水平普遍较低,经济效益普遍不好。

  三、推进我区休闲农业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营造发展氛围

  要认真落实农业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把发展休闲农业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考虑,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发展休闲农业既可以充分利用我区农村“山水林果”资源,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也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互动,提升农村文化,形成新的文明乡风。建议研究制定我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意见,从而更好地发挥休闲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拓展消费空间、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积极引导,加大政策扶植

  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作为休闲农业初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建立 “政府引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强化合作,形成共建合力。一是明确专门机构。成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二是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制定休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我区自然、人文、农业资源和经济状况,合理划定休闲农业发展类型,建立以“农”为景,注重特色,体现文化内涵的特色产业。三是积极谋划适宜我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大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引领横山休闲农业发展。

  (三)强化服务,推进产业建设

  一要努力解决休闲农业用地、用电及配套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二要强化投融资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休闲农业有序发展。三要引进和培育专业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切实提升广大从业者自身素质、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鼓励青年参与休闲农业创业,重视创意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区环境治理保护工作的视察报告
[下一篇]: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区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视察报告
版权所有: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主办: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技术维护:0912-7611403 邮箱:hsrd2015#sina.com
陕ICP备案15009576号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12号 建议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1360*12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