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横山人大网! 今天是:
2022 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视察调研 -> 2022
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全区长城保护与红色文化旅游 开发情况的视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2/9/26  浏览次数:1607 次  来源:榆林市横山区人大网  作者: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全年工作安排,9月7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秉忠带领部分委员、人大代表及教科文卫工委工作人员,深入到横山起义旧址波罗古堡、党岔老腰鼓基地、韩起祥纪念馆、古银州博物馆、曹阳湾老腰鼓基地、庙梁长城遗址、赵石畔长城保护工作站、区文旅局长城保护总站等地,通过现场视察、听取汇报、座谈问询等形式,对全区长城保护与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长城保护现状。长城作为代表性符号,积淀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延绵厚重、灿烂辉煌的精神内涵,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不屈精神的象征。当前,我区境内古长城年代久远、点多线长面广,绝大部分处于自然保存状态,受风雨侵蚀,自身延续和存在能力脆弱,保护难度逐年增大。全区长城分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战国秦长城遗址横山段。战国秦长城(横山段)修筑于战国时期秦昭王年间,分布在横山区波罗镇、城关街道、赵石畔镇、塔湾镇,全长61.36公里,总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秦长城现存包括墙体、单体建筑、关堡和相关遗存等,其中单体建筑29座(敌台19座、烽火台10座),关堡3座,相关遗存6处。秦长城少部分利用自然山河险要,大部分为夯土筑成,由于当地处于沙漠边缘,风沙侵蚀严重,加之沿线居民较多,生产、生活活动对秦长城造成严重破坏,大部分秦长城已消失,残存少部分断续隐现与起伏的沙梁之间。二是明长城遗址(横山段),境内明长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间,分为大边和二边(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大边长城东北接榆阳区明长城大边,起于波罗镇孔墩,西至塔湾镇树梁村,西南接靖边县明长城大边,跨越县境西北部,经波罗、城关街道办、雷龙湾、赵石畔、塔湾5个镇办,分为土墙、河险和山险三类,共36段,全长77.275公里。二边长城位于大边内侧6-16千米一线,基本沿无定河南岸与芦河东岸的陡崖分布,走向略与大边平行。东起党岔镇南庄一带,向西经响水、波罗镇折向西南至城关街道办向南,经赵石畔、塔湾镇伸入靖边县,全长约99420米(山险),单体建筑(烽火台)41座、关堡5座,相关遗存3处。二边的修筑,大部分“依山凿削”,现存有响水堡、波罗堡、平邑堡、怀远堡、威武堡等。

(二)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工作情况。横山红色革命是陕甘宁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范围内有着重要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这里曾活跃过20多支闻名全国的横山游击队,建立过陕北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赤源县苏维埃政府,发生过由习仲勋一手策划的横山起义,有毛主席转战陕北的故居和刘志丹居住过的旧址。横山也是原国家副主席高岗的故乡,这些重要的历史遗址长久地保存在横山,成为横山历史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红色革命基地。我区有八处革命旧址,分别为榆林市横山区魏家楼镇肖崖革命旧址、榆林市横山区波罗镇横山起义旧址、榆林市横山区石湾镇肖沟畔革命旧址、榆林市横山区石湾镇小水沟革命旧址、红28军成立地、刘志丹石窑沟旧居、中共米西县委旧址、中央红军骑兵团遭袭地,其中肖崖和波罗旧址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长城保护和红色文化旅游工作力度,进一步挖掘长城文化内涵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使我区长城保护与红色文化旅游工作得到一定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长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长城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编制了《榆林市横山区全域旅游规划》《榆林市横山区“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出台了《横山区长城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榆林市横山区长城保护行动方案》,印发了《关于公布横山区境内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战国秦长城 明长城资源保护单位及建设控制带的通知》,确保了我区长城保护与红色文化旅游工作有序开展。

(二)落实长城保护责任。一是区委、区政府以中省市关于长城保护督查反馈意见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长城保护工作力度,扎实做好长城保护各项工作。二是严格落实长城保护“四个一”工作机制,加强巡查检查力度,全面夯实长城保护工作基础。

(三)完善红色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区政府积极争取资金加强对革命旧址的挖掘、抢救、修复和保护工作,着力打造我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我区红色文化旅游业。目前,建成了横山起义历史陈列馆,修缮了胡景铎旧居、石湾镇小水沟革命旧址、魏家楼肖崖革命旧址、石窑沟红28军成立地旧址、石窑沟刘志丹旧居等,下一步将对剩余红色革命旧址进行申报修缮。

二、存在的问题

(一)古长城保护现状堪忧一方面我区长城遗址由于点多线长面广、基础薄弱,绝大部分处于自然保存状态,风沙磨蚀、雨水冲刷以及植物根系的物化作用使部分长城面临逐渐被蚕食,即将消亡的状况。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建设的需要,长城沿线建设工程逐年增多,保护长城与开发建设的矛盾时有发生,长城保护压力巨大,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二)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由于我区财政较为困难,导致在古长城保护上,投入不足,与文物保护设施标准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同时区财政对红色文化旅游的价值认识不足,投入较少,仅靠省市专项资金保护修缮,短期难以实现成规模、集中连片的红色旅游资源群,区政府在长城保护与红色文化旅游开发工作上引导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长城展示利用工作不完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够。区政府一直注重长城遗址的保护,而忽视了在保护基础之上的合理利用,缺乏对长城展示利用的指导,对长城的保护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融入程度不高。目前,由于缺少市级层面的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导致我区红色革命资源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性、系统性、协同性,存在起点低、规模小、影响力不大等问题,在红色文化旅游线路整体打造、旅游宣传营销及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仍存在“单打独斗”的局面,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整体规模、综合效益、社会影响没有凸显。

三、几点建议

(一)保护先行,合理利用。一是把加强古长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作为重要内容,坚持科学规划、原状保护的原则,编制高层次、高质量的长城保护与统筹发展规划。二是处理好长城沿线建设工程长城保护之间的关系,引导相关部门及长城保护者增强法治观念,提高法治意识,在依法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提高认识,加大投入。要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科学规划、原状保护、属地管理”的原则,将长城保护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并逐年加大财政预算,为长城保护提供资金保障。要积极争取中省市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深入挖掘整合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我区红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三)加强长城展示利用工作,积极营造红色旅游氛围按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长城保护总体规划》等,积极申报杜羊圈长城文化公园、波罗堡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实施长城+旅游战略,深入挖掘长城内涵,将长城的开发与旅游发展深度融合,实现长城价值利用最大化。要成立我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办督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要加强规划设计,明确我区红色文化旅游定位和总体布局,进一步推动我区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社会治安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下一篇]: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我区城市建设管理情况的视察报告
版权所有: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主办: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技术维护:0912-7611403 邮箱:hsrd2015#sina.com
陕ICP备案15009576号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12号 建议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1360*12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