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横山人大网! 今天是:
2020 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视察调研 -> 2020
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职业教育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24  浏览次数:17256 次  来源:榆林市横山区人大网  作者: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初工作安排,10月21日,由区人大常委会牛清国副主任带领部分委员、人大代表及教工委工作人员,深入到区职教中心,通过现场视察、听取汇报、召开座谈等形式,对我区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项视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优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与办学水平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包括中等、高等、技校等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转岗、就业、再就业等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就我区实际情况,目前,职教中心承载了我区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双重功能。近年来,借助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春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门的大力实施下,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有了明显的好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条件情况。区职教中心创建于1995年,1997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2000年跨入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行列,200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实训示范基地,2011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是一所以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基础,覆盖成人教育及各类短期培训等领域的综合性公办职业教育机构。职教中心占地面积80亩,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在编教师155人,外聘教师13人,专任教师84人,“双师型”教师7人。近年,学校先后投资330余万元,用于改造、修缮阶梯教室和大礼堂,投资70余万元用于修建汽车实训室、网络布线实训室和电气控制实训室,安装了智能黑板、建设了电子商务实训室、采矿专业实训室、服装与设计专业实训室等。通过一系列的改扩建后,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生源及专业开设情况。目前,职教中心全日制中职在校生1168人,本地生源1014人,占比86.8%,外地生源154人,占比13.2%,开设幼儿保育、计算机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服装制作与管理等9个专业。社会短期培训生源主要为本辖区内社会下岗工人和无业人员,对其进行社会再就业,帮助劳动者提高再就业能力,开设有保育、保安、电工、缝纫机等专业。单位短期培训主要来源为区内在职在岗人员,对其进行业务上短期培训,今年单位短期培训1102人,其中教育系统769人,卫健系统188人,林业系统145人。成人教育设电大办、进校办,学员共1008人,其中电大办575人,进校办433人,开设学前教育、采矿、机电一体化等近40个专业。

  (三)就业情况。2020年职教中职毕业生人数293人,其中直接就业35人,剩余258人3+2模式进入联办高职院校或参加单招考试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社会短期培训人数433人,就业率达80%,70人进入榆林“羊老大”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来,通过国家政策的调控,职教中心的生源有了较大的恢复,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观,但在视察中发现我区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

  (一)传统观念较重,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经费投入等资源配置方面缺少对职业教育的倾斜与扶持,未把职业教育纳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多数学生及家长接受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愿望强烈,普遍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出息,才能找到好工作,所以一味追求高学历、高文凭,致使职业教育生源偏紧,生源质量偏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存在“重普高、轻职教”的思想观念,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公开招聘时,刻意提高学历门槛,不看职业岗位实际,直接将职业教育毕业生拒之门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

  (二)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内功不强,不能满足人民和学生对技能过硬、优质就业的愿望。职教近年生源有所恢复,办学质量有所提高,但宣传不够,办学规模依然不大。职教中心基础设施落后,目前,与第三小学分校、怀远中学共用校舍,处于“三校合一”办学状态,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科教育放在一起,互相干扰,严重影响办学秩序与办学质量。一些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不足,实验实训老师缺乏,导致一些实训课程不能正常高效开展。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现有教师数量较多,但由于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知识层次不能满足于职业教育发展,部分处于在编不在岗状态。专业课教师占比较低,既能开展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更是少之又少。职教中心办学定位不够清晰,直接就业水平较低。部分专业建设处于低水平、简单重复,专业优势不明显,培养的技术性人才不能满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用工需求,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校企合作不深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停留在表面,处于低层次,有计划、常规性、成建制的深入合作较少。

  (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要办好职业教育,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当前我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形式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财政拨款,存在职业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与生均经费偏低等问题。在与企业、社会资本合作办学方面,多元化办学格局没有形成,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区政府规划对职教中心进行整体迁建,但实施迁建重修工程资金缺口巨大,目前进展缓慢。

  (四)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发展保障机制不足。当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较低,政府不够重视,学生在就业、参加企事业单位招聘、职称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差距较大,毕业发展前景不明朗,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较少,政府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展缺乏激励保障机制。

  三、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政府要从统筹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摒弃“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树立大教育格局,出台相关政策,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二要积极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各类媒介,加大对职业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求学、择业和成才观念。三要积极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科技企业进校园”等各类活动,把职业教育融入到普通九年义务教育与学前教育中来,做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二)多措并举,积极改善职业教育发展基础条件。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更新教学实训设备和实训场地建设,加紧推进职教迁建工程,切实解决“三校合一”问题,从根本上提高职业教育硬件设施水平。二要加快职教教师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及时招录引进一批优秀专业教师,有效解决专业教师短缺问题,同时积极聘请来自企业、各行各业有丰富经验的专门人才,灵活师资认证,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比。三要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校企合作。依托我区就业市场实际,努力打造特色专业,培植职教专业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增强吸引力,长期保持学校活力。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子,积极与区内、市内企业实行联办联建,继续深化与榆林“羊老大”集团等本地知名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普通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实训平台和就业机会。

  (三)加大投入,健全长效财政投入机制。一要严格贯彻落实好中省市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财政投入要求,并依据我区财政状况,探索研究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保障教育经费适当向职业教育倾斜,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二要积极争取职业教育项目资金,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金融信贷、社会捐助等方式,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形成多元化职业教育投资格局。

  (四)严格落实职业教育发展就业保障机制。一要加强政企合作,加强政府与在横企业的对接,引导推动在横企业就业岗位面向我区职业教育毕业生源倾斜。二要多频次组织开展职业招聘会,严格落实就业准入与职业资格认证机制,积极向各级各类企业推荐职教优秀毕业生。三要切实保障职业教育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同等的就业、深造、晋升机会,保障与普高教育相同相近的待遇水平。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工作的视察报告
[下一篇]: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2019年度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的视察报告
版权所有: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主办: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技术维护:0912-7611403 邮箱:hsrd2015#sina.com
陕ICP备案15009576号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12号 建议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1360*1280以上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