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横山人大网! 今天是:
调查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 调查研究
关于人大工作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11/1  浏览次数:17590 次  来源:陕西人大网  作者:张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回首改革开放40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响应,通过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凝聚社会共识,助推党和国家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展望未来,人大干部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充分认识并把握改革开放重要意义,找准工作切入点,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原因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40年来的社会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明天。
  这是党的坚强领导。党的绝对领导核心作用是推进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打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实践得出结论,坚持党的领导是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重要前提。为适应改革开放这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我们党始终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人大坚持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艰苦奋斗,砥砺前行,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断推进从严管党治党,党风、政风向上向好,为夺取全方位、深层次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政治保障。
  这是人民群众的要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力量源泉。总结我们改革开放事业之所以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正是由于改革开放事业从一开始就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要求——摆脱贫困。改革开放前,“大锅饭”的弊端导致社会生产效率低下。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契约、按下指印,宁愿去冒政治风险,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并在第二年就实现大丰收,这极大激发了我国社会通过调整生产方式改善群众生活质量的动力,此后在小岗村的改革精神激励下,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是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改革开放才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让中国梦一步步变成现实。
  这是伟大复兴的动力。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条件,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主义体制机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必然要求。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需要更进一步对接世界。开放与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持续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对外开放的新趋势。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正确、道路光明,成效举世瞩目,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新时代人大工作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推进这一目标有着重要作用。
  人大工作关系党的意志落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根本基础。我们在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宪法和法律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履职是一致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工作中服务、服从于党的中心工作。既服从同级党委统一安排,做好本区域中心工作;又坚持从人大自身特点出发,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推进法治建设,把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理念贯穿人大工作始终,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有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领导,保持党的先进性。
  人大工作促进党群关系和谐。改革开放的目标归根结底是实现人民的个人梦,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以及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权力的行使处处体现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对扩大人民民主,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党的关心和发展的获得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大工作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群众对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执行情况最清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就蕴藏在群众之中,人大联系群众所取得的各项工作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与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紧密结合,在研究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过程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为服务党委中心工作创造出良好社会氛围。
  人大工作保障改革开放实施。要实现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离开了法治建设和社会共识的保障,势必导致在破除既得利益群体藩篱时工作措施无力、成效不佳。如今,改革开放已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时期,面对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目标的历史使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经投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正是对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奋斗的重大举措,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宪法保障,势必将推动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
  三、如何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无论前进的过程受到何种阻碍,我们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都坚如磐石,不会有丝毫动摇,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迈上新的台阶。
  一是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和细胞,能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关系着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人大常委会作为在本级人大会议闭会期间依法行使人大职权的常设机构,需要时刻牢记“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和强化新时代党对人大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地位,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党委的重大决策转化为全民意志。人大代表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行业优势,要根据代表自身素质与工作环境、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选择合适的培训课题,科学设置培训内容,不能停留在代表法、组织法、选举法、监督法等常规内容上,还要从助推全面深化改革的视野开展好代表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综合素质,并通过培训形式及时向人大代表传达中央和省、市、县委重大决策部署,通报常委会工作情况,强化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意识和能力,真正使人大工作更好地紧跟核心、紧扣中心、紧贴民心。
  二是导向思维健全制度。科学决策是社会治理的前提和保证,是助推改革开放的基础和动力。通过不同行业的人大代表制度化的参与,最大限度将汇集民意、表达意见、化解分歧、达成共识纳入到制度渠道中,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合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健全完善重大事项“年度清单”制度,推动重大事项决定权主动行使、实质性行使。既要厘清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边界”,对现行规定中的重大事项进行调整细化,科学界定“清单”范围,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决定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效杜绝出现决策“回头”。还要提升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效果”,通过加快建设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切实解决资金管理使用问题,推动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为推动改革开放迈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从严监督务求实效。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监督,把监督人和事结合起来,采取强有力的监督手段,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民掌好权、用好权,确保发挥人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对重大监督事项,既抓工作过程,更抓事后跟踪,多做“回头看”,多使“回马枪”,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使地方人大监督“刚”起来、“硬”起来。政治站位站位要高,要时刻从大局出发,围绕中心工作履行监督职责。被监督对象层面要高,既监督有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也要听取政府分管领导履职情况的报告,把工作监督与对有关人员履职情况监督相结合,增强每个层面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监督质量要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帮助找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四是强化作风追赶超越。人大及其常委会作风的好与坏、优与劣直接关系工作实效。只有首先从严管好自己,才有底气和自信履行监督他人的职责,才能更好助推各项工作追赶超越。人大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摈弃“配角”、“到站”思想和懈怠情绪,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激情,把所有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全部本领用在促发展上,把最大功夫用到抓落实上。始终不忘对党和人民负责的初心,把人大工作当成体现人生价值,展示自己素质能力的重要舞台。严格按照作风建设要求,结合人大工作实际,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有关纪律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廉洁的形象积极作为,续写人大工作新篇章。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征程已扬帆起航,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人大“两个机关”建设为抓手,促进改革开放向纵深挺进。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上一篇]: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组成
[下一篇]:浅谈如何当好新时期的人大代表
版权所有: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主办:榆林市横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技术维护:0912-7611403 邮箱:hsrd2015#sina.com
陕ICP备案15009576号 陕公网安备 61082302100012号 建议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 1360*1280以上分辨率